赵普,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大臣、宋太宗赵匡义的治国能臣,三度出任宰相。盛传他熟悉吏事,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太宗赵匡义与之探讨,赵普说了如下一段话:“《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广为流传。
对我人生和事业影响最大的一部书,是《论语》。我只是切实奉行了其中几句话,就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我是“习而时学之”;别人是“参禅悟道”,我是“悟道参禅”。信手拈来书中几句话,说说我的感受……
是什么制止了犯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说:“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大午集团已经发展了21年,我对这句话的体会就是,用道德来教化,用制度来约束,企业文化才是根本。法律(制度)是道德的底线,是不得已而用之。教化人心是根本,本立而道生,不能舍本逐末。大午集团新当选的董事长也信这套理论,他的解说是这样的:“法严,制度也严,但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法,不是规章制度,而是德行、人性。道德教育在大午集团始终要灌输,我们要大力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制度和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对好人不起作用。”我总在想: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国家的法律有多少条,可为什么犯罪的人还是少数?关键是“德”起着作用。
我们这一辈子干了什么?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说:“君子以道义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以道义团结人。”
我的理解是:君子为志向而团结,小人为利益而勾结。现实中的人们常常在情、理、法之间打转转,如果讲情能解决问题,就不用讲理;如果讲理能解决问题,就用不着讲法。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还有一些问题是情、理、法都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讲义,也就是道义、价值观。情后有义,情义无价;义后有理,谓之义理;法不容情,义不容辞,法律以义理为依据和基础。也就是说,情、理、法必须有义来统帅,来贯穿。
义是理想,是旗帜,是目标。理想不可放弃,旗帜不能倒下,目标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英美国家的人们以做“义工”为荣,《圣经》中把确立了信仰、行道的人称为“义人”,说明了义的崇高地位。中国古代有很多演义小说,比如:《三国演义》,他们演的就是义,绝不是情、理、法。刘关张三兄弟本无血亲之情,但是有“匡扶汉室”之义,所以他们才团结在一起,出生入死,义不容辞。在民间,关羽还被作为“义”的象征,被佛教封为护法神“伽蓝菩萨”。可见,只有道义才能带来永恒的团结。我常想起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孔子在陈绝粮,在宋遭追杀,在匡受围困,惶惶如丧家之犬。但是弟子们都不离不弃,因为他们师徒追求的是一种济世安民的共同志向。
1992年,我的两个弟弟加盟大午公司,我跟他们第一次谈话时就说:你们哥俩到这里来,不要想个人发财。个人致富算不上什么本事,有本事咱们兄弟三人使这一带老百姓富起来,给徐水县做贡献,给国家做贡献。你们不要考虑这些资产将来归谁的问题,要考虑我们这一辈子学到了什么,创造了什么,给人们干了些什么。这样我们死后,也会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志向,因志向而团结,大午集团才会有今天的规模。我们也有争吵,但从没有为私人利益争吵过。我相信:我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将会团结奋斗一生。
我能做什么?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第四》)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只担心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人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值得人们去了解。”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这就叫“反求诸己”。我让新聘的员工们“工作自己选,待遇自己要,任务自己定”。看你自己有什么本事,能做什么事,你就要求什么待遇。一切落到实处,落到人本身。这样,上下各得其所,各谋其政,谁也无法怨天尤人。我觉得,有权有钱只能体现人生富贵,不能体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价值的是劳动、是知识、是贡献。有些人总在抱怨自己不被了解,不被人知道,就是没有想过自己做了什么事值得让人知道,让人了解。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做事、做成事、做好事,给予别人,给予社会,奉献社会。
为何要对客户负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
子贡问道:“假如有这样一个人,广泛地对人们给予好处,并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这人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呢!那一定是达到圣的境界了。即使尧舜也难以做到!所谓仁,就是自己要成功,也让别人成功;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能够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这就可以说是仁的路向了。”
1994年,满城县一个养鸡户找到大午公司,说他从大午集团买的500只小鸡,死了200多只,是大午的鸡苗有问题,要求我们赔偿。当时河北农大养鸡专家李振清教授是大午种禽公司的顾问,她解剖了他带来的死鸡后说:“你的鸡得的是法氏囊病,不是鸡苗的问题。”同时告诉他:“一个孵化器一次孵化19000多枚种蛋,出16000多只小鸡,你只接走了500只,其他十几户和你接的是同一批次的鸡,都没出问题。你的鸡伤亡大,主要是你的饲养技术问题,怪不得别人。”但那个农民就是不走。我正好路过,就问他:“李教授讲得有理有据,你为什么坚持要我们赔偿呢?”农民说:“我买的小鸡是你的,饲料是你的,鸡笼子也是你的,饲养方法是你们的技术员告诉我的,现在死了这么多鸡,我不找你们找谁?”我一听就乐了,说应该赔!问他要赔多少?他说300只。我说我给你500只,你重新养吧,但要重视养鸡技术。农民高兴地走了。李教授不干了,说我不给她面子,技术人员没法干了。我说农民的话有道理,我们需要一个培训组织,在农民买我们的雏鸡之前进行技术培训。这样,大午养鸡养猪技校诞生了!实行免费办学。从1995年3月开班到1997年年底,不足三年的时间共培训养鸡、养猪技术人员达3000多人,学员遍布十几个省市。自从有了这个技校,避免了很多纷争和困扰。“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大午集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公司+技校+农户”的路子,带动了1600多个养殖户。我们也依托着这1600多个养殖户生存和发展。对客户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我体会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第十四》)
有人问孔子说:“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怎么样?”孔子说:“如果是这样,那用什么来回报别人的恩德呢?应该用直率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恩德。”
这与孔子说的“仁者爱憎分明”是同样的道理。“以直报怨”不同于老子的“以德报怨”、佛家的“以身饲虎”,而接近法家的赏罚分明。当然这也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睚眦必报,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样做既不委屈自己,又可以使对方有所警戒、收敛,从而改邪归正,有助于树立社会正气。
我在企业里提倡两个字:一个是“容”字,一个是“鸣”字。“容”是“有容乃大”,“鸣”是不平则鸣。在大午集团,我要求职工、干部们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公平的事就说出来,可以写在工作总结上,也可以写成“意见信”放进意见箱,但绝不能忍。因为忍的结果一定是忍无可忍,一事无成。所以大午集团对内对外从来没有私怨,没有背后抱怨,只有公开抱怨,以直报怨。
随机阅读
- [管理知识] 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题目答
- [管理知识] 信任与和谐企业
- [管理知识] 领导与冲突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利益观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关于“领导
- [管理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变革六大关键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群众观
- [管理知识] 管理中的硬指标和软指标
- [管理知识] 半部《论语》治企业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关于“领导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管理知识] 未来谁在创造顾客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关于“领导
- [管理知识] 改善执行能力的三个关键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事业观、工
- [管理知识] 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题目答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政绩观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利益观
- [管理知识] 现代六维管理
- [管理知识] 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题目答
- [管理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变革六大关键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关于“领导
- [管理知识] 半部《论语》治企业
- [管理知识] 管理中的硬指标和软指标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关于“领导
- [管理知识] 企业对社会之影响
- [管理知识] 公开选拔考试:权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