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试论《红岩》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场景的写作_im体育平台官网_im体育app下载_线上游戏平台~

im体育平台官网_im体育app下载_线上游戏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试论《红岩》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场景的写作

来源::未知 | 作者:im体育平台官网_im体育app下载_线上游戏平台~ | 本文已影响
    摘要:《红岩》创作前后历经约十年,从最初报告文学体《圣沽的血花》到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再到初稿《锢禁的世界》最后到小说《红岩》,作品经过了反复修改。小说《红岩》的问世,堪称是一部切合时宜、能够给我们以精神振奋力量的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典型情节、场面的描写,让人百读不厌,每次读都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有愤恨、遗憾、辛酸、更有希望……本文将从典型化的人物、场景两个方面来谈《红岩》中的典型化写作。
关键词:典型化;人物;场景
    一、典型化的人物描写:《红岩》中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对共产党充满了抱怨的叛徒甫志高、一个典型的打入革命阵营内部的特务郑克昌,他们有个共性就是具有成为叛徒、特务的“潜质”。
  (一)叛徒甫志高:甫志高开始是一个在党内担任重要职位并负责党内经费运转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开设沙坪书店以后,就慢慢的暴露了他的革命性不坚定,不具备一个革命者的敏锐眼光和警觉性,表现在他没调查清楚郑克昌的身份就同意了他加入沙坪书店,导致了沙坪书店被特务查抄。在革命者余新江的眼里,甫志高住的房子是很奢侈的,虽然这是白色恐怖斗争的需要,但也反映了甫志高会享受的叛徒潜质。通过他殷勤地给余新江泡茶,又表现了他叛徒“爱表现的”潜质,特别是喜欢把表现他觉悟性高的话语挂在嘴边,如“同志们到了我这里,要实行共产主义,有福同享”。这种叛徒潜质也表现在他穿着西服帮江姐搬行李的场景中,江姐觉得他是在故意显示他的艰苦作风。在他诱引江姐被捕时,他的叛徒本性完全的暴露了,他一直埋怨共产党:“党给了我什么好处?凭什么要我为你们卖命?哼!一天到晚担惊受怕,还要装出笑脸忍受无尽的批评指责!哪次见面不是斗争,斗争”,[1]可以看出他早已经厌倦了为革命而斗争的生活,背弃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这充分的说明他是个不彻底的革命者,叛变是必然的。
  (二)打入革命阵营内部的特务郑克昌:他是一个很会掩饰的特务,开始是装可怜,伪装成受穷但是倾向于革命的青年,骗取了甫志高的信任,打入沙坪书店当义工,导致了作为党的联络站的沙坪书店被暴露。后来又混入关着余新江等进步革命青年的楼七室,他的任务是要接近集中营里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妄想找出狱中党组织。他还鼓动学生挑起狱中斗争,妄想发现监狱中党的活动。 但是他“爱表现的”特务潜质再次使他的奸计落空。在他假装受审被打成重伤以后,为了表明他是个有觉悟性的人,虚伪的拒绝革命者的关怀,“‘我不能睡在这里’,他指了指满屋的人,像受了侮辱似地愤然地说‘我穿这么多衣服,同志们却穿着单衣睡在门边,我不能只图自己舒服,让大家在门口受凉’”。他这种特务“爱表现的”潜质,反而暴露了他真实的特务面目。
  对革命英雄人物气质的描写,突出了一种注定了要成为革命人物的气质,都具有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普遍性的性格特征,无论面对怎样的生存环境,都被赋予了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品格。
  小说描写了大量有关狱中的生活,狱中是一个潮湿、腐臭、严重缺水的环境,吃的是发馊味儿的饭、吃不到菜。除此之外,还要经受严酷的刑罚,还要防着特务的出卖。在这样非人的生存条件下,革命者们仍坚持斗争,不畏惧敌人的折磨,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首先是对革命党人外在气质形象的描写,如对成岗的刻画:“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下,长着一双正直的眼睛”,刻画了革命党人有正气、勇敢的外在气质,而且更能衬托革命者内心的崇高,与“两只鹰似地眼睛,扫视渺无人影的签字门口”的猫头鹰特务的反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类似的还有对余新江的描写“浓黑的眉下,深嵌着一对直视一切的眼睛,神情分外庄重,比同样年纪的小伙子,显得精干而沉着”。也有通过敌人的视角来刻画革命者的气质,例如特务徐鹏飞再次见到已经隔离关闭两年的许云峰,“比起两年前的许云峰,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虽身体被折磨得衰弱不堪了,但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一种逼人的威严”。
  其次,是对革命党人崇高革命气节的描写,敌人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迫害的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是面对这些折磨,革命党人的意志一点没被消灭,反而更加坚定,更加让敌人害怕,更加反衬出敌人的渺小与卑微。面对非人的折磨,最伟大的革命共产党员女性形象江姐更是说出了“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再次,小说不止一次提到敌人用死亡来威胁革命者,而死亡对一个坚定地革命者来说,是一种多么无力的威胁。成岗在牺牲前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人民革命胜利万岁!”这些洪亮的口号,类似的还有黄以声将军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也要全力喊出“消灭******法西斯……”,因为这是支持着他活着的精神信仰。江姐面对死亡则是“异常平静,没有激动,更没有恐惧与悲戚”,反而全身心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许云峰面对着特务的秘密暗杀,特务很不解的问许云峰,“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前,可惜你个人却看不见自己的胜利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许云峰则觉得特务的下场更可悲,既无法逃避历史的惩罚,人民的制裁,也无法逃避心里的空虚与绝望,而且前途是一片漆黑的渺茫。此时,他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牺牲的场景多么的悲壮,这些都充分刻画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典型化的场景描写:文章中典型化的场景描写表现在对即将有大事发生的“前兆”性的描写:
  (一)文章开头对重庆社会背景的描写,预示着重庆革命斗争形势的激烈,即将在重庆发生大规模的,改天换日的革命斗争。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暗示了******统治下重庆严酷的白色恐怖;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用钞票代替彩绸从雾气弥漫的楼顶垂悬下来,“新年大贱卖,不顾血本”的大字招贴,这些招贴的后面隐藏着濒于破产的苦脸,说明这个繁荣的市区是“变态的”假象;报童吆喝的当天的新闻,“本市新闻,公教人员困年关,全家服毒”连公务员都不能生存,那生存在最底层劳动大众又如何生活,说明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抗压迫的力量正在酝酿。
  (二)文章结尾对越狱斗争的描写:革命即将胜利,敌人已经开始大量的屠杀被捕的革命党人,革命党人正准备做最后的越狱斗争。这是迎接革命胜利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夜深了。歌乐山上的狂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呼啸着飞卷落叶,寒冷彻骨。签子门外半明半暗的狱灯,在咆哮的狂风中不住地摇晃”。 狂风暗示了紧张的时刻到了,突出了敌人在秘密紧张的进行屠杀革命党人了。文章的结尾描写了关押革命者的渣滓洞燃烧着熊熊的烈火,白公馆被粉碎,中美合作所魔窟在脚下崩溃,毁灭。对狱中斗争胜利的描写,“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说明了被******白色恐怖控制的重庆,在革命先烈的英雄斗争下,已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
  《红岩》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因而在创作时不是单一模式的写作,而是典型化的写作,这种写作使得小说内容真实,读者理解了革命先烈在狱中所受的折磨,为争取革命胜利所做的斗争。 
参考文献:
[1]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278,449,606,648.
朱寨. 《时代革命精神的光辉——读红岩》[J]. 文学评论,1963(6).
赵联成.《 重读“红色经典” 》[J]. 渤海大学学报,2005(2).

im体育平台官网_im体育app下载_线上游戏平台~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